第17期(2023年9月)

2023年,大模型迅速崛起,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追逐的风口。它在带来巨大商业想象空间的同时,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大模型的思考。本期《ToB风云榜》聚焦大模型,分享最新的产品和行业动态,以及行业大咖的前沿观点。

  • 产品类别:
    通用大模型
    应用场景:
    聚焦B端应用场景
    推荐理由:
    具备强大的中文创作能力、复杂语境下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务执行能力…
  • BuboGPT

    字节跳动

    产品类别:
    大型语言模型
    应用场景:
    用于多模态理解
    推荐理由:
    能够将文本、图像和音频等多模态输入进行整合,并具有将回复与视觉对象进行对接的独特能力…
  • Baichuan2-53B大模型

    百川智能

    产品类别:
    大型语言模型
    应用场景:
    企业级市场
    推荐理由:
    融合了意图理解、信息检索以及强化学习技术,结合有监督微调与人类意图对齐,在知识问答、文本创作领域表现突出…
  • 商量

    商汤

    产品类别:
    中文语言大模型应用平台
    应用场景:
    支持企业服务、城市管理、汽车出行等600+个垂直领域
    推荐理由:
    能够秒解复杂问题、提供定制化建议、辅助创作文本内容,并具备不断学习进化的特性…
  • 产品类别:
    医疗AI大模型
    应用场景:
    主要面向医疗场景提供人工智能医疗解决方案
    推荐理由:
    能够结合自由文本秒级生成结构化病历,根据医患对话分析生成主诉、现病史等内容…
  • 蚂蚁金融大模型

    蚂蚁集团

    产品类别:
    金融大模型
    应用场景:
    聚焦金融场景需求
    推荐理由:
    在“认知、生成、专业知识、专业逻辑、合规性”五大维度28类金融专属任务中表现突出…
  • 张轶男企商在线AI算力与云服务能力中心副总经理
    未来三至五年大模型仍是非常火热的行业,并且在国家加速推进算力建设的背景下,对于IDC企业而言,需针对不同行业、不同场景、不同需求,提供相关服务与能力,助力算力产业蓬勃发展。
  • 方高林用友网络助理总裁兼iuap智能中台部总经理
    通过大模型的数据服务、智能服务,可以更好驱动人工智能的发展,帮助企业进入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数智化新时代。
  • 刘嘉希捷中国区产品线管理总监
    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成熟,应用会越来越多,也将产生更多的数据。市场更需要高可靠性、高性能、大容量和低总体拥有成本的存储产品,帮助客户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量所带来的挑战。
  • 孙松儿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总裁
    网络安全和互联网场景不一样,如何将安全的模型放进去,让模型在安全业务中发挥作用和判断力,还需要更多安全专业模型的训练。
  • 比特网
    总的来看,大模型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潜力。若想在竞争中把握市场机遇,不仅需要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,更需要深入到产业需求中去,并在相关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,推动大模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  • 两部门:鼓励加大数据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
    9月5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《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—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》。其中提出,推动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,开展先进计算在工业、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案例征集和应用对接,举办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大赛等活动,加快先进技术和产品落地应用。鼓励加大数据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,满足人工智能、大模型应用需求...详细>

    比特观点现如今,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掀起科技和产业创新浪潮。作为AIGC的核心技术,大模型已经开始向垂直领域深入发展,无疑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化。

  • IBM承诺到2026年底将培训200万名AI人才
    9月18日,IBM发布声明称,为帮助缩小全球人工智能 (AI) 技能差距,承诺到2026年底将培训200万名AI人才。IBM表示,将在现有的IBM SkillsBuild平台上增加以AI为重点的培训,并将特别面向代表性不足的群体。IBM称,其新的免费课程将教授生成式AI的提示写作、机器学习,以及利用AI改善客户服务...详细>

    比特观点当前,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,人工智能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。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力度,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,提高生产效率,更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。

  • 周鸿祎认为,大模型挑战在于垂直大模型深度定制
   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发言指出,通用大模型在企业级场景中没法直接用,存在缺乏商业深度、不“懂”企业、数据安全隐患等七大问题。对此,他提出,大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“垂直化”。在时机选择上,周鸿祎认为,不要等大模型完美了才做,想清楚场景就可以开始干了...详细>

    比特观点从场景中来,到场景中去。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与场景需求深度结合。

  • 嘉格纳们为何齐聚AWE2021?原来是这三个原因
    9月18日消息,据报道,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“竞争与市场管理局”(CMA)提出了管理AI模式的新标准,涵盖问责、访问和透明度等事宜,以促进这项技术的健康发展...详细>

    比特观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为人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,AI也引发了一系列安全隐患,成为不容忽视的隐性威胁。因此,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变得尤为重要。

  • 阿里云开源通义千问14B模型
    9月25日,阿里云宣布开源通义千问140亿参数模型Qwen-14B及其对话模型Qwen-14B-Chat,免费可商用。Qwen-14B在多个权威评测中超越同等规模模型,部分指标甚至接近Llama2-70B。阿里云此前开源了70亿参数模型Qwen-7B等,一个多月下载量破100万,成为开源社区的口碑之作...详细>

    比特观点大模型技术门槛高,训练成本大,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。阿里云开源通义千问14B模型可以让更多企业和开发者享受到大模型技术的红利。

如果您对本文提到的公司、产品感兴趣,或者想要寻求报道或合作,
请联系invitation@yesky.com。